更新日期:2022-12-16 19:31
地球物理學國家特色專業(yè)的大學有哪些?許多同學都比較關心這個問題,選擇好的專業(yè)是每個即將進入大學同學的愿望,每所學校的辦學特色不同,選擇方向也不同。相信很多同學們都會關注同專業(yè)類型的院校,希望選擇同類型中比較好的院校學校。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地球物理學國家特色專業(yè)的大學有哪些?以下內容由邦博爾招生網整理,僅供參考,請以學校官方的最新信息為準。
地球物理學國家特色專業(yè)學校名單有:成都理工大學、防災科技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具體看以下表格。
注:國家級特色專業(yè)是中國高校在一定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和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專業(yè)。具體而言,特色專業(yè)是指一所學校的某一專業(yè),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yǎng)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
序號 | 學校名稱 | 專業(yè)名稱 | 備注說明 | 入選批次 |
1 | 成都理工大學 | 地球物理學 | 地質學 | 第一批 |
2 | 防災科技學院 | 第二批 | ||
3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第三批 | ||
4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第三批 | ||
5 | 北京大學 | 第四批 | ||
6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第六批 |
地球物理學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屬地球物理學類專業(yè),基本修業(yè)年限為四年,授予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該專業(yè)主要采用物理學的方法研究固體地球各圈層之間的大尺度現象和一般性原理,以及利用地球物理學方法進行礦產資源和能源勘探、工程和環(huán)境探測等。本科教育培養(yǎng)與其他地球科學類(例如勘查技術與工程、地質學、海洋科學、大氣科學、大地測量學等)的教育培養(yǎng)有聯系和交叉 。
成都理工大學介紹
成都理工大學(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成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教育部、自然資源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與科學研究基地。
學校于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原名成都地質勘探學院,以重慶大學地質系、西北大學和南京大學地質系的工科部分為基礎,同時抽調北京地質學院、東北地質學院部分干部教師組建。學校組建后,原北京地質學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先后成建制遷入。1958年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1960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4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學校先后由地質部、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直屬,2000年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2010年國土資源部與四川省重新簽署共建協議。
截至2021年5月,學校占地2887畝;有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設有研究生院和20個教學學院、2個研究院。有教職工3454人,全日制在校生36267人,其中本科生30392人,博、碩研究生5601人。
防災科技學院介紹
防災科技學院(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隸屬于中國地震局,是全國僅有的以防災減災高等教育為主、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列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yǎng)項目”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試點單位。學院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高校、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河北省省級碩士立項建設單位。
學院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國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學校,1985年升格更名為“地震技術??茖W校”,1992年更名為“防災技術高等??茖W校”,2006年2月升格更名為“防災科技學院”。
截至2020年12月,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100萬余冊,儀器設備總值2.98億元;本科專業(yè)32個,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人才培養(yǎng)項目;有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介紹
中國地質大學,簡稱地大,位于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高校,是國家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入選國家“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學??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基地,高水平行業(yè)特色大學優(yōu)質資源共享聯盟、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七校聯合辦學”創(chuàng)始成員。
中國地質大學創(chuàng)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并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于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準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在武漢、北京兩地辦學,總部設在武漢。2000年,進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國土資源部簽署共建中國地質大學協議。2020年11月,被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截至2020年11月,學校有南望山校區(qū)、未來城校區(qū),占地總面積1474354平方米,校舍總面積867111平方米;設有23個學院(所)、67個本科專業(yè);有教職員工3225人,全日制在校學生29298人;有1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10個專業(yè)學位授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