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六盤水第二十三中學 更新日期:2020-11-03 16:27
學生在挑選學校的時候,學生與家長總會把學校環(huán)境、學校住宿放在首要參考條件之中,但是,只有到學校實地的進行參觀,你才能夠獲得更為全面的直觀感受。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清楚的了解,下面小編專門為同學們整理了六盤水第二十三中學的生活條件情況,考生們可以仔細的閱讀以下的內(nèi)容。
學生公寓4棟,標準化食堂1棟,體育館1座,教師公寓2棟,是一所規(guī)劃嚴整、布局合理的現(xiàn)代化全寄宿制高級中學。
元培樓
元培樓為學校男生公寓樓,是為紀念開我國學術與自由之風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而命名。蔡元培先生對文化教育事業(yè)和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貢獻,堪稱“學界泰斗、人世楷模”。他試圖通過貧兒院的試驗和推廣,逐步以學前兒童公共教育替代當時的家庭教育,最終實現(xiàn)學前兒童公育的理想。他還是中國近現(xiàn)代美育的倡導者,主張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方面實施美育。其72年的人生歷程,一路經(jīng)歷風雨,始終信守愛國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廢除封建主義的教育制度,奠定了中國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礎,為中國教育、文化、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富有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明遠樓
明遠樓為學校綜合樓,是以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顧明遠先生的名字命名。顧明遠,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院長,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男,1929年10月生,江蘇江陰人。中共黨員。蘇聯(lián)國立莫斯科列寧師范學院畢業(y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教育管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北師大珠海分校教育學院名譽院長兼首席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顧明遠是中國比較教育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中國催生了比較教育這門教育學科,他也因此曾擔任世界比較教育聯(lián)合會的主席(兩位主席之一)。他的“主體客體統(tǒng)一論”,是指學生既是教育的客體,又是教育的主體,這也是顧明遠結(jié)合中國國情,對杜威的教育思想做出的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主體客體統(tǒng)一論”、“比較教育理論”,是顧明遠先生對中國教育理論的三大貢獻。學校周化海校長曾與顧明遠先生就教育問題進行過當面的深入探討,顧明遠先生欣然應邀為本校題寫辦學精神等,鼓勵學校勇創(chuàng)佳績,越辦越好。
行知樓
行知樓為學校西教學樓,是為紀念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而命名。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徽州歙縣人,祖籍紹興。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zhàn)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以行知命名一方面與教育家陶行知有關,另外,它還有知行合一,知識與實踐相輔相承之意,這點正是現(xiàn)在學校家長社會所共同倡導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陶行知先生也大力倡導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反映了學校推崇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觀念。
永新樓
永新樓為學校女生公寓樓,是以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的名字命名。朱永新,男,1958年8月生,江蘇大豐人,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副秘書長、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葉圣陶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等兼職教授。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2007年,因為新教育實驗,朱永新被評為“中國改革十大新聞人物”,頒獎詞中這樣寫道:“教育改革,放飛夢想。強調(diào)教育者的反思,訴諸被教育主體的心靈追求,為打破教育異化和矯正扭曲的教育改革做出了有力探索,被稱為發(fā)于民間的新希望工程。”
公垂軒
公垂軒為學校食堂樓,是以唐代著名詩人李紳的表字而命名。《憫農(nóng)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所作的為人們所熟知的組詩作品。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nóng)民的生存狀態(tài)。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nóng)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xiàn)實問題;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nóng)民田里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后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nóng)民真摯的同情之心。組詩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學校取此命名意在警示學生一米一粟來之不易,務必珍惜糧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盡量做到節(jié)約儉省,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六盤水第二十三中學宿舍情況,整體來說學校的宿舍還是可以,設施都比較齊全,能夠滿足日常需求,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多關注邦博爾學校招生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