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12-18 10:21
高考考試對于每一個省份而言,都有其獨立的考試內容和標準,每年的命題也都不盡相同,分數線各個省份也不一樣。那么福建高考595分能排名多少?本篇邦博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福建歷年595分的高考物理類和歷史類在全省位次排名,以及福建高考595分能上的本地大學,資料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考595分在福建省算高嗎?能排第幾名?根據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檔次表可知:
歷史類:全省排名位次區(qū)間為1870-1940名,同分人數71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142分(本科批453分),已經超出了福建省97%的考生,屬于優(yōu)秀水平。
物理類:全省排名位次區(qū)間為12545-12803名,同分人數259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164分(本科批431分),已經超出了福建省88%的考生,屬于優(yōu)秀水平。
2023年福建高考本科批為歷史類453分、物理類431分。若是歷史類考生,福建省59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線了;若是物理類考生,福建省595分也已經達到本科批次線了,在填報志愿時,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規(guī)劃,挑選一個好院?;蛘咭粋€好專業(yè)!
歷史類:全省排名位次區(qū)間為1461-1514名,同分人數54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127分(本科批468分),已經超出了福建省97%的考生,屬于優(yōu)秀水平。
物理類:全省排名位次區(qū)間為9719-9995名,同分人數277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167分(本科批428分),已經超出了福建省91%的考生,屬于優(yōu)秀水平。
歷史類:全省排名位次區(qū)間為1497-1571名,同分人數75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128分(本科批467分),已經超出了福建省97%的考生,屬于優(yōu)秀水平。
物理類:全省排名位次區(qū)間為10910-11219名,同分人數310人,超出本科批分數線172分(本科批423分),已經超出了福建省90%的考生,屬于優(yōu)秀水平。
1、歷史類
2024年福建歷史類59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福州大學(最低588分),福州大學(最低588分),福州大學(最低590分),福州大學(最低587分),福州大學(最低591分)。
省外:四川大學(最低590分),上海理工大學(最低585分),首都師范大學(最低592分),華東理工大學(最低588分),西北大學(最低592分)。
2、物理類
2024年福建物理類59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福州大學(最低586分),福州大學(最低588分),福州大學(最低587分),福州大學(最低595分),福州大學(最低588分)。
省外:寧波大學(最低586分),華中農業(yè)大學(最低588分),首都師范大學(最低592分),西北大學(最低592分),遼寧大學(最低585分)。
附:福建高考595分院校推薦
福州大學
2023年福州大學在福建最低錄取分數線歷史類557分(本科)、物理類559分(本科)。
福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創(chuàng)建于1958年,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重點大學。
學?,F(xiàn)有教職工3229人,其中專任教師2186人。共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634人次,其中國家級人才112人次(71人)、省級人才522人次(353人)。在高層次人才(團隊)中,擁有院士15人(含特聘講席教授14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人選10人(含青年項目3人),國家級高層次引進人才23人(含青年項目20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4人(含青年項目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9人,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獲得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及重點領域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7人,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3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3人。1支團隊入選“全國專業(yè)技術人才先進集體”,2支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支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2支團隊入選科技部“創(chuàng)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chuàng)新團隊,1個學院入選國家“高校國際化示范學院推進計劃”,2個學院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111計劃”)。
學?,F(xiàn)有1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12個國家級、131個省部級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其中: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自然資源部創(chuàng)新服務平臺,2個省創(chuàng)新實驗室。學校是福建省唯一同時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高等學??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 “國家級眾創(chuàng)空間”“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示范園”“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創(chuàng)業(yè)孵化示范基地”的高校。“十三五”以來,學校獲各類科技項目4757項,科研經費超過18.2億元。簽訂橫向合作合同3294項,校地企合作到校經費15.4億元。獲省部級以上獎項243項,其中,國家科技獎4項。獲國家專利授權5320件,科技論文被三大檢索收錄12618篇,其中在Nature期刊發(fā)表論文2篇。9位學者入選2021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